這場讓每個中國人都揪心的疫情,已經讓大家自我隔離了14天,然而14天還不是個結束,戰役還在持續地進行中?!案綦x病毒,但絕不隔離愛”;“隔離病毒,但絕不隔離我們仍要前進的步伐”!
2020年2月10日是很多企業復工的第一天,但很多人卻不能像往年一樣準時報道,拿著老板為大家準備的“開門利市”紅包,收起假日的慵懶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因為有些人還在返程的艱難路途中,有些人還在隔離中,有些人還在逆“疫”而行、趕赴“前線”。
2020年2月10日15:00開始,我和團隊也榮幸參與了一家浙江企業組織的特殊會議——一場200多人參與的線上會議,即“2020年度全體員工動員大會暨股權激勵方案宣講大會”。
這家企業在湖州長興,從事的是第三方物流(包含冷鏈、貿易等業務模塊)。這個項目于2019年末啟動,項目組已完成了“項目啟動、訪談調研”、“股權頂層架構設計+股權激勵方案設計”、“方案法律文件的撰寫”三個階段的工作內容,同時根據該企業的戰略規劃、業務特征、組織架構、團隊特征、薪酬績效與企業文化,為其量身定做了針對全員的《員工共享激勵計劃》、針對中高管核心員工的《干股激勵計劃》以及《實股認購計劃》。春節假期前,項目組與企業創始人及核心團隊經過幾次的溝通后已確認了激勵方案,并準備于春節假期結束后進行方案實施宣講??紤]到實施效果,我們通常會安排以現場會議的形式完成方案宣講,尤其是面向全員的激勵方案。
但所料不及的是,疫情就這樣突然爆發了。項目組跟企業創始人溝通了幾次,商討是否等疫情過去后再由項目組入場完成宣講落地工作,因為在疫情期間,很多地方是不允許企業聚集開會。然而創始人認為,在這種非常時期更應該要把企業與員工共享未來的方案提前告知他們,這樣員工才能更有歸屬感,也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下,才有了我們前面提到的這場線上特殊的宣講大會。
同樣令我們驚喜的是,這場線上會議的宣講效果比我們預期得要好。企業的執行力很強,使得線上大會員工的參與率非常高,即使很多人仍在路上,也都積極地上線參與了會議,同時許多員工在宣講結束后也積極地參與答疑,表現出對方案的關注與參與熱情。
這次線上宣講會議共分了兩場,第一場由全體員工參與,項目組宣講了《員工共享計劃》;第二場僅由中高層人員參與,項目組宣講了《干股激勵計劃》和《實股認購計劃》。在所有方案宣講結束后,團隊有人提出:
“我們公司的業績目標每年是如何制定的?”
“我們公司的績效考核未來能否再優化,更客觀地反應個人的工作表現?”
仔細思考下,這兩個問題是企業的新問題嗎?為什么原來團隊不關心,要來買股權了就紛紛關心了?其實這兩個問題都是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每年都會涉及的管理問題,很多企業在制定經營計劃和績效考核制度的時候,都會將企業業績目標與核心團隊甚至中高層人員的收入掛鉤。那為什么即使已經和收入進行掛鉤,在沒有股權激勵的時候,員工對業績目標設定也沒有那么高的關注度,也不會提出“我們公司目標是如何制定的”這類問題?答案來自于股權激勵機制的兩個如下特征:
其一,股權激勵機制是激勵,不是獎勵。激勵對象做得好才有更大的收益回報,如果達不到企業與個人預期,即使拿到了股權也不一定能享有其帶來的收益,這個特征可以在機制中通過股權激勵的考核、調整、退出等管理機制對股權收益的享受進行約束,從而避免激勵對象躺在股權上,而是努力創造未來,再分享發展收益;
其二,多數情況下,員工獲得股權是需要出資進行認購,即使是以保證金的形式進行出資。不要小看這個出資的行為,這區別了股權激勵與傳統的績效、獎金等激勵方式。對于員工而言,績效、獎金從現金流的角度屬于“只進不出”;但股權不一樣,股權出資屬于“先出”,股權收益“進不進”要看企業的未來,這就讓很多人去思考,企業的未來和他們的未來會是怎么樣的,因為每個人都會對自己付出去的人民幣負責。
針對上述兩個問題,項目組和企業團隊都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團隊提出這些問題時就體現出他們已經從原來的無所謂轉變為開始關心企業的經營了。我們認為企業經營從來不是老板一個人的事,而是需要團隊共同參與的事。同樣,企業目標的制定也不是老板一個人拍腦袋決定的,而是應該根據市場情況以及企業自身資源的配置,由團隊共同制定,獲得自上而下的認可,同時團隊需要明確實現目標的舉措。當然,績效考核是大多數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軟肋,這家浙江企業的績效機制相對完善,但績效評價結果受到太多主觀因素影響,績效更多在滿足老板的個人偏好,員工對績效產生質疑也就不奇怪了。所以績效機制的實施一定是個逐步優化的過程,股權激勵作為長效機制也在倒逼企業加速這個優化的過程。
疫情期間,我習慣了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刷微博的“新疫情地圖”,期待著疫情拐點的到來;也習慣每天閱覽一些關于疫情的文章,并看到了我喜歡的一句話:“沒有不可逾越的冬天,春天一定會到來!”
這個特殊的時期,也許對很多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個生死存亡的時刻,但我相信勝利終將屬于堅強的團隊。特殊時期,唯有夯實企業自身,才能堅挺前行,而團隊永遠是一家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讓我們一起熬過這個冬天,等來“春暖花開”時的蓬勃生機。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一日
顧遐 于上海